未来跨境电商行业以及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会面临什么新形势,有哪些新趋势,需要什么新服务才可以跟得上行业的发展,把握新的发展机会!
2015年作为跨境电商发展的快速时期,总得形式很好,按照党中央的定调,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但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出现局部过热,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
什么是稳中有好?
在2015年,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商成功实现上市,有环球易购和通拓的借壳上市,也有傲基的登录新三板,并成为新三板新宠。说明,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快速发展的主流行业,能够培育出上市企业,还将持续涌现一大批上市新贵。
什么是局部过热?
2015年9月份的海关总署急发58号文,直指跨境电商进口贸易环节中,存在局部扩大试点范围、任意解读国家政策、甚至出现加工三单数据等行为。发文直指问题所在,可谓一针见血。如果税制改革、如果开放试点城市、如果严格实行三单对碰管控,会有很多企业会从概念的梦中苏醒。
什么是结构性产能过剩
目前跨境电商销售平台还是一成不变,平台有ebay、速卖通、亚马逊,而物流手段还是一成不变的邮政小包。销售手段单一,刷单行为从ebay到速卖通,再到亚马逊。品类还是有热点一哄而上,从当初的手机,到平板,再到今天的悠悠车,我们似乎一直在重复一个宿命,国外有热点,国内开模、从仿造到微创新,价格战一触就发,产品质量和物流供应链服务质量直线下降,还没等自主品牌站稳脚跟,就已经变成红海,从大家都卖,转为大家都不卖。而后续有实力打造民族品牌的企业也都将面临一个被洗劫过的市场。
我们更关注的应该不是问题,而是看到很多企业已经走出反思,走上自主创新品牌发展之路。
2016年跨境电商有哪些新趋势?
第一,品牌将继续成为跨境电商出口贸易行业的核心发展因素
自我设计、品牌打造、新概念挖掘。目前我们总是说中国缺乏优秀的品牌,但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优秀的品牌诞生的方法,他应该有优秀的原创和设计,以及完善的品牌营造和售后服务。其中品牌设计尤其关键,至少在当前跨境电商销售主流的非电子类的一般日用消费品中,我们不用考虑工业模板和方案,就针对产品外观设计创新,就可以产生很好的销售机会。
第二 ,电商多渠道运作,将在行业中成为普遍
多渠道不一定意味着多销售平台,亚马逊全球有14个站点,ebay全球30多个站点,不同的站点就是不同的市场和不同的渠道。到底全球有多少可供中国品牌销售的平台,谁也没有办法说清楚,但从相关国际分析机构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B2c交易额突破2万亿美元。这么大的盘子跟我们现在的跨境出口量相比,我相信可以激发大家无的想象空间。
第三,跨境电商操作从销售渠道,逐渐转为供应链驱动。
原来只要你懂销售,就可以到ebay和亚马逊开店挣钱,而且现在懂ebay和亚马逊销售规则和技巧的人太多了,竞争太激烈了, 挣钱没原来那么容易了。作为新的商业形态的华丽外衣在逐步褪减,跨境电商竞争逐渐向传统的商业竞争游戏规则靠拢,优秀的设计和好的产品质量将是打开商业机会的钥匙,但这只能创造偶然机会,真正让偶然变成必然,只有依靠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提升才可以实现。从旧的销售驱动模式,先决定卖什么,再到货源采购,最后决定物流渠道,而在新的供应链驱动模式下,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产品品类,也知道自己的产品市场细分定位,从产品设计之初,就有供应链思维导入,那就是设计给哪个国家、什么人群、什么差异化优势、什么包装、什么样的派送体验。在这样的产品设计基础上,指定的销售计划将更有胜算。
第四,跨境电商不再是只顾销售的一锤子买卖。
完善的售后服务将成为助力跨境电商新的推动因素。大家试想一下,现在我们的跨境电商产品品类跟几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多大的变化,首先体现在平均客单价的提升,这也是各电商平台刻意追求的目标。客单价提升的最直接因素,就是我们的产品的品类更加丰富,品质更好。
最后一点跨境电商行业新服务!从全球仓配,售后服务中心,供应链分销,供应链金融四个方面来阐述2016年新服务对于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性:
全球仓配网络建设
目前我们的跨境电商物流服务行业整体还于野蛮成长的早期阶段,那相对应来说什么是成熟阶段,即国内的物流市场,国内快递已经是顺丰和三通一达的天下,国际快递已经是四大快递和EMS的天下,行业格局已经敲定。
而让我们看看跨境电商物流行业,我们所谓的主流物流服务商所占的市场份额,以递四方为例,应该也不超过5%,你就会发现,而跨境电商的发展客观上是需要成规模、有较强的系统研发能力、有比较广泛的全球网络和比较完善的综合服务能力的企业。多渠道销售、精准定位细分销售目标市场和满足客户良好的消费体验,都离不开本地化供应链服务的配套,目前海外仓已经是主流的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手段,从早期的欧美基本点,到美国三仓配置、欧洲主流国家,新兴市场的海外仓也已经不是可望不可及的选项。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卖家和物流服务商来说,自建网络将是一个无论从人力、资金、系统和物流渠道来讲,都是可望不可及的神话。我们所处的电子商务时代,本身就是一场把碎片化分散资源通过互联网有效聚集的革命式变革的时代, 所以跨境电商物流服务行业也应该需要有聚沙成塔的创新式发展,把全球分散独立的仓配资源,聚集在一起,以相对一致的系统功能和操作标准,行程整体解决方案,进而推动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目前我认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技术手段已经不是问题,适应资源整合的思维才是关键。
公共售后服务中心
目前有很多海外仓都可以提供退货处理的服务,但是面对很多希望在新市场打造新品牌的潜在需求,下一步将出现公共售后服务中心的新型服务模式,将解决包括代理海外公司注册、当地品牌申请、产品资质认定、当地客服接听电话、产品精品展示、退件处理、分类质检、更换包装、分级维修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
供应链分销
随着第三方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的普及和深入,越来越多的货物将沉淀在第三方供应链服务环节上,客观上讲分为畅销货和滞销货,畅销货容易发生库存不足、滞销货容易发生库存滞留,而发生这两个现象的原因有些共性因素是,第一销售预测不精,第二供应不够柔性。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以前我个人的一些实践和判断,我认为通过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商实施的分销是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难题的。首先,通过增加对分销商的需求采集和分析,进一步优化备货预测,其次,库存是可以通过分销平台开放给有能力销售的分销商,从而降低备货风险。
供应链金融
商业行为本质上是买进卖出,而其中对资金的需求是刚性的,但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创业门槛被极大地降低,但资金的门槛没有降低很多,中小商户还是需要在众多的各流通环节中尽量减少资金占用和资金滞留。所以,如何帮助他们实现这个目标,客观上为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大量的可操作空间和业务拓展想象空间。大家可能对供应链金融并不陌生,但在跨境电商行业的落地还是有些困惑,在以往的业务探索中,我们的同行们做了大量的尝试,比如联合采购、信用账期、关税代垫、提前结算出口退税、外汇额度、运费垫资等等。前一段时间,北京有个物流行业朋友,跟我聊,说有金融机构支持他们,希望他们可以策划通过为卖家代垫物流费用以及为物流商代垫渠道应付的形式来介入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并以此开启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条件是物流商的客户和渠道商都要先跟他签约,然后物流商聚焦做好客户开发和客户服务,我们姑且不说这件事是否能成,但就从业界这种好奇心和勇气,就值得称赞。